三緘其口讀音解釋意思造句-三緘其口故事-三緘其口近義詞反義詞

telecom2021-07-10  62

三緘其口意思解釋

三緘其口 sānjiān-qíkǒu

[speak with caution;absolute refusal to talk with one's mouth sealed more than once] 形容說話極其謹慎、不輕易開口


三緘其口國語詞典解釋

言語謹慎或不說話。《孔子家語.卷三.觀周》:「孔子觀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廟,廟堂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宋.尤袤《全唐詩話.卷一.姚崇》:「欽之伊何?三命而走;謹之伊何?三緘其口。」


三緘其口成語故事

漢·劉向《說苑·敬慎》:“孔子之周,觀于太廟,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

三緘其口近義詞反義詞

緘口不言、守口如瓶、默不做聲【反義詞】口若懸河、夸夸其談
三緘其口的解釋
嘴上貼了三次封條。形容言語非常謹慎;或不開口。緘:封;閉。
三緘其口的例句
危行言遜,禍免生肘;金人示誡,三緘其口。(清 陳忱《水滸后傳》第十三回)
三緘其口的拼音Sān Jiān Qí Kǒu三緘其口的繁體三緘其口
三緘其口的簡拼SJQK三緘其口的注音ㄙㄢ ㄐ一ㄢ ㄑ一ˊ ㄎㄡˇ
三緘其口常用程度常用成語三緘其口的字數四字成語
三緘其口感情色彩中性成語三緘其口的用法三緘其口動賓式;作謂語、賓語;用于對事保密程度。
三緘其口的結構動賓式成語三緘其口的年代古代成語
三緘其口英語翻譯speak with caution三緘其口俄語翻譯три слова молчания
三緘其口的近義詞緘口不言、守口如瓶、默不做聲
三緘其口的反義詞口若懸河、夸夸其談
三緘其口的出處
漢·劉向《說蒼·敬慎》:“孔子之周,觀于太廟,右陛之側,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三緘其口的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到周朝的首都去參觀周王的祖廟,祖廟在當時是很神圣的地方,一般參觀者必須保持沉默。孔子看到廟堂大殿右邊的臺階前有一個銅人,銅人的嘴上封了三道封條,在背上還刻著字:“這是古時說話最小心謹慎的人。”
三緘其口的成語接龍
口燥唇干
干霄凌云
云合響應
應機立斷
斷金零粉
粉面朱唇
唇紅齒白
白屋寒門
門無雜賓
賓至如歸
歸真反璞
璞玉渾金
金相玉質
質而不野
野沒遺賢
賢賢易色
色絲虀臼
臼頭深目
目亂睛迷
迷蹤失路
路絶人稀
稀世之寶
寶山空回
回光反照
照螢映雪
雪天螢席
席門窮巷
巷尾街頭
頭足異所
所向披靡
靡衣偷食
食少事煩
煩言碎辭
辭不達意
意在言外
外合里差
差三錯四
四面楚歌
歌舞升平
平白無故
故入人罪
罪該萬死
死灰復燃
燃眉之急
急不暇擇
擇善而從
從心所欲
欲擒故縱
縱虎歸山
山棲谷隱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zuci.fense5.com/read/34432.html

最新回復(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