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聲鶴唳意思解釋
◎ 風聲鶴唳 fēngshēng-hèlì
[the whining of the wind and the cry of cranes;a fleeing army's suspicion of danger at the slightest sound;be so nervous and fearful that a slight movement in the wind is enough to make one jittery] 鶴唳:鶴叫。《晉書·謝玄傳》記載,東晉時,秦主苻堅率眾攻晉,列陣淝水,謝玄等率精兵擊破秦軍,秦軍在敗逃途中極度驚慌疑懼或自相驚擾。“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形容非常慌張,到了自驚自擾的程度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風聲鶴唳國語詞典解釋
東晉時秦主苻堅率眾列陣肥水,謝玄等以八千精兵渡水還擊,秦兵大敗,潰兵聽到風聲和鶴鳴,皆以王師已至。典出《晉書.卷七九.謝安傳》。后形容極為驚慌疑懼。宋.李曾伯〈醉蓬萊.問金城方略〉詞:「見說棋邊,風聲鶴唳,膽落胡虜。」《紅樓夢.第一○二回》:「賈珍方好,賈蓉等相繼而病。如此接連數月,鬧得兩府俱怕。從此風聲鶴唳,草木皆妖。」也作「鶴唳風聲」。近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反所向披靡,所向無敵
風聲鶴唳成語故事
唐·房玄齡《晉書·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風聲鶴唳近義詞反義詞
草木皆兵【反義詞】風平浪靜
成語解釋 | 唳:鶴鳴聲。風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擾。 |
---|
成語出處 | 唐·房玄齡《晉書·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
---|
成語拼音 | fēng shēng hè lì | 成語繁體 | 風聲鶴唳 |
---|
成語簡拼 | FSHL | 成語注音 | ㄈㄥ ㄕㄥ ㄏㄜˋ ㄌ一ˋ |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語 | 成語字數 | 四字成語 |
---|
感情色彩 | 貶義成語 | 成語用法 | 風聲鶴唳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用于戰爭等。 |
---|
成語結構 | 聯合式成語 | 成語年代 | 古代成語 |
---|
英語翻譯 | referring to the great fright of routed soldiers | 俄語翻譯 | стрекотат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