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狐之筆意思解釋
董狐之筆國語詞典解釋
董狐之筆成語故事
《左傳·宣公二年》載:趙穿殺晉靈公,身為正卿的趙盾沒有管,董狐認為趙盾應負責任,便在史策上記載說趙盾弒其君。為趙盾所殺。后孔子稱贊說:“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
董狐之筆近義詞反義詞
成語解釋 | 后人對那些公正不偏,不因為各人的好惡或利害關系,而捏造不實言論的人的稱呼。 |
---|
成語出處 | 《左傳·宣公二年》載:趙穿殺晉靈公,身為正卿的趙盾沒有管,董狐認為趙盾應負責任,便在史策上記載說趙盾弒其君。為趙盾所殺。后孔子稱贊說:“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 |
---|
成語拼音 | dǒng hú zhī bǐ | 成語繁體 | 董狐之筆 |
---|
成語簡拼 | DHZB | 成語注音 | ㄉㄨㄥˇ ㄏㄨˊ ㄓ ㄅ一ˇ |
---|
常用程度 | 一般成語 | 成語字數 | 四字成語 |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未知 |
---|
成語結構 | 未知 | 成語年代 | 未知 |
---|
英語翻譯 | Written by Dong Hu | 俄語翻譯 | сочинени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