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慮一得意思解釋
◎ 千慮一得 qiānlǜ-yīdé
[even a fool may sometimes have a good idea] 愚笨人多加考慮也會有可取之處,常用做進言時自謙的話
千慮一得,請陳愚算。——《南史·虞寄傳》
千慮一得國語詞典解釋
愚笨者的想法總有可取之處。語本《晏子春秋.內篇.雜下》:「圣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后多用為自謙之詞,指自己的一點見解。《南史.卷六九.虞荔傳》:「寄雖疾侵耄及,言無足采,千慮一得,請陳愚算。」也作「一得」、「一得之見」、「一得之愚」。反千慮一失
千慮一得成語故事
《晏子春秋·雜下十八》:“嬰聞之:圣人千慮,必有一失; 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千慮一得近義詞反義詞
引玉之磚、拋磚引玉【反義詞】千慮一失
千慮一得的解釋 |
---|
慮:思考;得:收獲。在千百次的考慮中;總會有正確的時候。 |
千慮一得的例句 |
---|
寄雖疾侵耄及,言無足采,千慮一得,請陳愚算。(《南史 虞寄傳》) |
千慮一得的拼音 | Qiān Lǜ Yī Dé | 千慮一得的繁體 | 千慮一得 |
---|
千慮一得的簡拼 | QLYD | 千慮一得的注音 | ㄑ一ㄢ ㄌㄩˋ 一 ㄉㄜˊ |
---|
千慮一得常用程度 | 常用成語 | 千慮一得的字數 | 四字成語 |
---|
千慮一得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千慮一得的用法 | 千慮一得復雜式;作賓語;含褒義,多用來表示自謙。 |
---|
千慮一得的結構 | 復雜式成語 | 千慮一得的年代 | 古代成語 |
---|
千慮一得英語翻譯 | A fool may give a wise man counsel. | 千慮一得俄語翻譯 | продумать |
---|
千慮一得的近義詞 | 引玉之磚、拋磚引玉 |
---|
千慮一得的反義詞 | 千慮一失 |
---|
千慮一得的出處 |
---|
春秋·齊·晏嬰《晏子春秋·內篇雜下十八》:“嬰聞之:圣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
千慮一得的故事 |
---|
晏嬰是齊國的大夫。他父親死后,由他繼任齊國的卿,歷任靈公、莊公、景公王朝的相國。晏嬰為人正直,當官清廉,生活非常儉樸,上至君主、下至百姓,對他都很尊敬。一天,晏嬰正要吃午飯,劉景公派了一個人來見他。晏嬰因為對方是君王派來的而特殊款待,當場把自己的飯菜分成兩份,請來人共進午餐。當然,他這頓飯沒有吃飽。景公知道這件事后,感嘆他說:“相國家里竟然如此貧困,我一直不知道。這是我的過錯!”說罷,景公命人給晏嬰送去千金,以供他接待賓客之用。不料。晏嬰不愿接受,叫來人帶回。景公命人再送,他仍然不肯收下。當景公命人第三次送來時,晏嬰對來人說:“請稟報大王,我并不貧困。大王給我的俸祿,不僅足夠我供養家人、接待賓客之用,還可以用來接濟窮苦百姓。所以,我不能接受大王額外的賞賜了!”送金的人也感到非常為難,對晏嬰說:“相國,我是奉命辦這件事的。您這次又不愿接受,叫我如何去回報大王呢?”晏嬰想了想,說:“既然如此,我和你一起進宮,讓我當面向大王辭謝。”晏嬰見了景公,感謝他對自己的厚愛,并表達作為一個臣子,能吃飽穿暖就可以了,不能有過多的財富,請求他不要勉強讓自己接受。額外的賞賜。景公聽了這番話,對晏嬰更敬重了,但還是要把千金賜給他。景公還舉了一個例子:齊國以前的賢相管仲;為齊桓公成為當時各諸侯國第一個盟主立了大功。桓公賞給他許多封地,管仲沒有推辭就接受了。你晏嬰為什么要推辭?晏嬰說:“我聽到過這樣的說法:圣人千百次考慮,總有一次失誤;笨人千百次考慮,總有一次正確。也許管仲考慮這件事有失誤;而我雖然笨,這件事處理得可能正確。”景公聽他說到如此地步,只好作罷。 |
得不補失
失魂喪魄
魄散魂飛
飛芻挽糧
糧盡援絕
絕長補短
短褐不完
完好無缺
缺口鑷子
子夏懸鶉
鶉居鷇食
食不下咽
咽苦吐甘
甘拜下風
風餐露宿
宿弊一清
清辭麗曲
曲不離口
口齒生香
香花供養
養兒防老
老蠶作繭
繭絲牛毛
毛發不爽
爽然若失
失驚打怪
怪誕詭奇
奇才異能
能不稱官
官卑職小
小丑跳梁
梁孟相敬
敬姜猶績
績學之士
士飽馬騰
騰達飛黃
黃耳傳書
書讀五車
車馳馬驟
驟風暴雨
雨打風吹
吹篪乞食
食不重肉
肉山酒海
海底撈月
月黑風高
高不可登
登峰造極
極本窮源
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