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勾銷意思解釋
◎ 一筆勾銷 yībǐ-gōuxiāo
[write off at one stroke] 原義是指把帳目上的數字一筆抹去,現在常用來比喻把一切完全取消或者比喻再也不提往事
一筆勾銷國語詞典解釋
全數作廢或取消。清.黃宗羲〈壽族兄鎮惡七十〉詩三首之二:「娶妻生子從新起,一筆勾銷七十年。」也作「一筆勾」。近一筆抹殺
一筆勾銷成語故事
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錄》卷七:“公取班簿,視不才監司,每見一人姓名,一筆勾之。”
一筆勾銷近義詞反義詞
一筆勾消
一筆勾銷的解釋 |
---|
勾銷:取消;抹掉。用筆在書面材料上勾畫一下;表示事情已經了結或取消。比喻把一切完全取消;一概不計較。 |
一筆勾銷的例句 |
---|
如有班部監司,不才官吏,一筆勾銷,永不敘用。(元 無名氏《延安府》第二折) |
一筆勾銷的拼音 | Yī Bǐ Gōu Xiāo | 一筆勾銷的繁體 | 一筆勾銷 |
---|
一筆勾銷的簡拼 | YBGX | 一筆勾銷的注音 | 一 ㄅ一ˇ ㄍㄡ ㄒ一ㄠ |
---|
一筆勾銷常用程度 | 常用成語 | 一筆勾銷的字數 | 四字成語 |
---|
一筆勾銷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一筆勾銷的用法 | 一筆勾銷偏正式;作謂語、賓語;指帳務等。 |
---|
一筆勾銷的結構 | 偏正式成語 | 一筆勾銷的年代 | 古代成語 |
---|
一筆勾銷英語翻譯 | cancel once for all | 一筆勾銷俄語翻譯 | перечеркнуть |
---|
一筆勾銷的出處 |
---|
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錄》第七卷:“公取班簿,視不才監司,每見一人姓名,一筆勾之。” |
一筆勾銷的故事 |
---|
|
銷魂蕩魄
魄散魂飄
飄風暴雨
雨簾云棟
棟梁之才
才蔽識淺
淺嘗輒止
止暴禁非
非分之念
念念不忘
忘餐廢寢
寢不安席
席地而坐
坐不安席
席地幕天
天差地遠
遠不間親
親密無間
間不容緩
緩兵之計
計不旋踵
踵接肩摩
摩頂放踵
踵決肘見
見德思齊
齊大非偶
偶變投隙
隙大墻壞
壞法亂紀
紀綱人論
論長道短
短垣自逾
逾年歷歲
歲比不登
登高履危
危若朝露
露膽披誠
誠心誠意
意氣相投
投鞭斷流
流光瞬息
息跡靜處
處實效功
功成名就
就地取材
材德兼備
備嘗艱苦
苦大仇深
深得人心
心長力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