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十失五讀音解釋意思造句-拔十失五故事-拔十失五近義詞反義詞

telecom2021-07-10  12

拔十失五意思解釋

謂選拔人才而失其半數。

拔十失五國語詞典解釋

選拔人才,即使一半不合格,尚可得一半真才。《三國志.卷三七.蜀書.龐統傳》:「今拔十失五,猶得其半,而可以崇邁世教,使有志者自勵,不亦可乎?」也作「拔十得五」。


拔十失五成語故事

《三國志·蜀書·龐統傳》:“今拔十失五,猶得其半,而可以崇邁世數,使有志者自勵,不亦可乎?”

拔十失五近義詞反義詞


拔十失五的解釋
指選拔人才而失其半數。
拔十失五的例句
唐·趙蕤《反經·是非》:“今拔十失五,猶得其半,而可以崇邁代教,使有志者自勵,不亦可乎?”
拔十失五的拼音Bá Shí Shī Wǔ拔十失五的繁體拔十失五
拔十失五的簡拼BSSW拔十失五的注音ㄅㄚˊ ㄕˊ ㄕ ㄨˇ
拔十失五常用程度生僻成語拔十失五的字數四字成語
拔十失五感情色彩中性成語拔十失五的用法拔十失五作謂語、賓語;用于人才選拔。
拔十失五的結構連動式成語拔十失五的年代古代成語
拔十失五英語翻譯to get only half of what one asked for拔十失五俄語翻譯отчаянный
拔十失五的近義詞
拔十失五的反義詞拔十得五
拔十失五的出處
《三國志·蜀書·龐統傳》:“今拔十失五,猶得其半,而可以崇邁世數,使有志者自勵,不亦可乎?”
拔十失五的故事
三國時的名士龐統年輕時,為人樸質,一直沒有人賞識他。但他的叔父大名士龐德公對他卻十分看重,認為他不同尋常。當時,潁川人司馬徽有善于鑒別人品的名聲,龐統慕名前往拜見。見面時,司馬徽正在樹上采桑,于是龐統就坐在樹下,跟他談起來。兩人越談越投機,就這樣一個樹上,一個樹下,直談到深夜。司馬徽覺的龐統真是非同凡響,贊嘆說:“龐德公確實又知人之明,龐統確有與眾不同之處!”從此,龐統的名聲漸漸顯赫。龐德公將他與諸葛亮、司馬徽并列,說孔明是臥龍,龐統是鳳雛,司馬徽是水鏡。龐統有知人之明,喜歡評判人品高下,樂于培養人才、提高別人的聲望,但是他稱贊別人時,多有溢美之詞。時人覺得奇怪,問其緣故,龐統說:“當今天下大亂,善人少而惡人多。我選拔的人才,即使有一半不合格,也還有一半真才可以利用,這不是很好嗎?”龐統在赤壁之戰時避亂與江東,被魯肅推薦給周瑜,入曹營獻“連環計”,致使周瑜火攻成功。周瑜去世后,諸葛亮借吊孝之際拉攏龐統,同時魯肅也將龐統推薦給孫權,但孫權嫌龐統容貌丑陋,態度傲慢而不予重用。于是龐統往荊州投靠劉備,初為縣令,不理政事。于是,劉備召見龐統。兩人縱論上下古今,劉備發現他才華橫溢,對他大為器重,遂拜龐統為副軍師中郎將,與諸葛亮共商方略,教練軍士。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法正奉益州劉璋之命到荊州,迎接劉備入益州共抗張魯。法正私下向劉備獻計,請劉備借機謀取荊州。劉備猶豫再三,不能決斷。龐統進言說:“荊州荒蕪殘敗,人物流失殆盡,且東有孫權,北有曹操,難以有大的發展。益州有民眾百萬,土地肥沃,物產豐饒,如果真能奪取此地,以為根基,一定可成就大的發展。劉備認為說得有理,決定留諸葛亮、關羽等人鎮守荊州,而自己則帶領龐統率領數百萬兵士進入益州。在劉備與劉璋會面時,龐統力勸劉備取代劉璋成為漢中王,但劉備以種種理由推掉。劉璋返回成都后,龐統再次勸說劉備偷襲成都,這次劉備聽從龐統的計策,出征成都,后龐統隨劉備進蜀,設計殺楊懷、高沛,得涪水關,但在攻雒城之際疑諸葛亮欲爭功,不聽其書信勸阻,冒進至落鳳坡,中張任埋伏,被亂箭射死。
拔十失五的成語接龍
五步成詩
詩家三昧
昧旦晨興
興訛造訕
訕皮訕臉
臉紅耳熱
熱氣騰騰
騰蛟起鳳
鳳管鸞笙
笙歌鼎沸
沸反盈天
天高日遠
遠至邇安
安常習故
故舊不棄
棄車走林
林下風度
度外之人
人離鄉賤
賤斂貴發
發蒙振落
落花無言
言歸正傳
傳為美談
談論風生
生殺予奪
奪門而出
出乖露丑
丑態畢露
露膽披肝
肝膽披瀝
瀝膽墮肝
肝膽涂地
地塌天荒
荒無人煙
煙波釣徒
徒勞往返
返哺之恩
恩恩相報
報冰公事
事危累卵
卵與石斗
斗雞養狗
狗盜雞啼
啼天哭地
地網天羅
羅掘俱窮
窮極要妙
妙處不傳
傳為笑談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zuci.fense5.com/read/31931.html

最新回復(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