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珠彈雀讀音解釋意思造句-隨珠彈雀故事-隨珠彈雀近義詞反義詞

telecom2021-07-10  31

隨珠彈雀意思解釋

《莊子.讓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后因以"隨珠彈雀"比喻處理事情輕重失當﹐得不償失。

隨珠彈雀國語詞典解釋

用寶珠打鳥。比喻貴物賤用,不得其當。語本《莊子.讓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


隨珠彈雀成語故事

《莊子·讓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以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

隨珠彈雀近義詞反義詞


隨珠彈雀的解釋
比喻處理事情輕重失當,得不償失。
隨珠彈雀的例句
漢 張子并《誚青衣賦》:“隨珠彈雀,堂溪刈葵。”
隨珠彈雀的拼音Suí Zhū Dàn Què隨珠彈雀的繁體隨珠彈雀
隨珠彈雀的簡拼SZTQ隨珠彈雀的注音ㄙㄨㄟˊ ㄓㄨ ㄊㄢˊ ㄑㄩㄝˋ
隨珠彈雀常用程度生僻成語隨珠彈雀的字數四字成語
隨珠彈雀感情色彩貶義成語隨珠彈雀的用法隨珠彈雀連動式;作謂語;含貶義。
隨珠彈雀的結構主謂式成語隨珠彈雀的年代古代成語
隨珠彈雀英語翻譯pay dear for one's whistle隨珠彈雀俄語翻譯воробей
隨珠彈雀的近義詞明珠彈雀、得不償失
隨珠彈雀的反義詞
隨珠彈雀的出處
先秦·莊周《莊子·讓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以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
隨珠彈雀的故事
魯侯(或謂即魯哀公)聽說顏闔是個賢明的人,想請他出來為國家出點力,便派人先送一份禮物去。顏闔家里很窮,住在一個破爛的村子里,這一天正披著件粗麻布舊衣,在那兒喂牛。魯侯派的人來了,向顏闔問道:“喂,這兒是顏闔的家嗎?”顏闔說:“是的,這是我的家。”那人這才知道他就是顏闔,便說明來意,把帶去的禮物當面交給他。顏闔不受,說:“恐怕你聽錯了?要是送錯,你會獲罪的,還是回去問問清楚吧!”那人就這樣被打發走了。可是不一會,又來了,說:“沒有錯,就是送給您的,無論如何,求您一定收下!”那人放下禮物就走,顏闔還有什么辦法推辭呢。《莊子》說完了這個故事,接著發表了一段議論,大意是說:顏闔無意于富貴,富貴送上門來,也并不歡迎,這樣的人是難得的。一般的世俗君子,都寧愿冒著危險、不惜犧牲生命,去追求富貴,豈不悲哉!其實道理很明白:如果有這樣一個人,以“隨侯之珠”,去彈“千仞之雀”,人們一定要笑他是個大傻瓜。為什么呢?因為他所用的珍珠太貴重,而所打的雀子太輕微,得不償失啊!那么,生命難道不該比寶珠更要貴重得多嗎,為什么輕易以生命去求富貴呢?所謂“隨侯之珠”,是傳說中的寶珠,有這樣一段神話:隨侯(春秋時隨國國君)曾救治過一條受了傷的大蛇,后來大蛇銜了一顆直徑約一寸的夜明珠來報答他。這顆寶珠因此叫做“隨侯之珠”。人們把它作為天下最貴重的珍珠。人們還把它和“卞和之璧并稱為“和璧隨珠”,或“隨珠和璧”、“隨和之寶”、“隨珠趙璧”以形容稀世的珍寶。用“隨侯之珠”作彈丸,去打飛翔于高空的雀子,這是極不上算的。所以《莊子》說:“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比喻所用代價太大而收獲太微、得不償失,后來就叫“隨珠彈雀。”(“隨”也可以寫作“隋”。春秋時隨國在今湖北隨縣,為楚國所滅。南北朝時,楊堅受封于隨,他把“隨”改名為“隋”。后來楊堅做了皇帝,又以“隋”為國號,即隋朝,他就是隋文帝。從此,“隨侯之珠”,也寫作“隋侯之珠”。)
隨珠彈雀的成語接龍
雀鼠之爭
爭名奪利
利析秋毫
毫分縷析
析肝劌膽
膽喪魂消
消遙自在
在人耳目
目擊耳聞
聞所不聞
聞所未聞
聞一知二
二童一馬
馬中關五
五彩繽紛
紛紛揚揚
揚武耀威
威鳳祥麟
麟鳳一毛
毛羽未豐
豐亨豫大
大膽包身
身微言輕
輕車減從
從諫如流
流行坎止
止戈散馬
馬壯人強
強而后可
可想而知
知難而退
退食自公
公平正直
直口無言
言三語四
四分五剖
剖腹藏珠
珠流璧轉
轉禍為福
福地洞天
天末涼風
風卷殘云
云羅天網
網開一面
面如傅粉
粉骨糜身
身無長物
物以群分
分斤掰兩
兩敗俱傷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zuci.fense5.com/read/29794.html

最新回復(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