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意思解釋
◎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Qìngfù bù sǐ,Lǔ nàn wèi yǐ
[Qing Fu is done away with,the crisis in the state of Lu will not be over—there will always be trouble until he who stirs it up is removed] 慶父:魯莊公的弟弟。慶父不死,魯國的禍亂就平息不了。比喻不除掉罪魁禍首,就不會有安寧
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 魯難未已。”——《晉書·李密傳》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國語詞典解釋
春秋魯國人慶父,于莊公死后,欲篡位而兩弒嗣君,致使魯國動蕩不安,齊大夫仲孫湫乃有「不去慶父,魯難未已」之語。見《左傳.莊公三十二年、閔公元年》。后以喻首惡不除,則禍亂不能平息。《晉書.卷八十八.孝友傳.李密傳》:「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成語故事
《左傳·閔公元年》:“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近義詞反義詞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解釋 |
---|
不殺掉慶父,魯國的災難不會停止。比喻不清除制造內亂的罪魁禍首,就得不到安寧。 |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例句 |
---|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戰犯不除,國無寧日。這個道理,難道現在還不明白么?(毛澤東《南京政府向何處去?》) |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拼音 | Qìng Fù Bù Sǐ,Lǔ Nán Wèi Yǐ |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繁體 |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
---|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簡拼 | QFBSLNWY |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注音 | ㄑ一ㄥˋ ㄈㄨˋ ㄅㄨˋ ㄙˇ,ㄌㄨˇ ㄋㄢˋ ㄨㄟˋ 一ˇ |
---|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常用程度 | 生僻成語 |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字數 | 八字成語 |
---|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感情色彩 | 貶義成語 |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用法 |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復句式;作賓語、分句;含貶義。 |
---|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結構 | 復句式成語 |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年代 | 古代成語 |
---|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英語翻譯 | Qing Fu is done away with,the crisis in the state of Lu will not be over |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俄語翻譯 | отец не умер, а Руан не умер |
---|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近義詞 | |
---|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反義詞 | |
---|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出處 |
---|
先秦·左丘明《左傳·閔公元年》:“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故事 |
---|
公元前662年,魯莊公死去。在莊公同母弟弟公子友的支持下,公子般當了國君。莊公的異母弟弟慶父,是個貪婪殘暴、權欲熏心的人,企圖自己成為國君,公子般即位不到兩個月,便被他派人殺死。支持公子般的公子友逃往陳國。慶父派人殺死公子般后,另立閡公當國君。由于他制造內亂,激起了魯國百姓極大的憤慨。但慶父我行我素,繼續制造內亂,企圖混水摸魚,以致把魯國鬧得不太平。齊桓公便派大夫仲孫湫到魯國去了解情況。不久,仲孫湫把了解到的魯國情況向齊桓公作了報告,并下結論說:“如果不除去慶父,魯國的災難是不會終止的!”事實果然如此。過了一年,慶父又殺死了魯閡公。兩年之內,魯國兩個國君被殺,使魯國的局勢陷人了嚴重的混亂之中,百姓們對慶父恨之入骨。慶父見在魯國實在無法再呆下去了,便逃往莒國。魯僖公繼位后,知道慶父這個人繼續存在,對魯國是個嚴重的威脅,便請求莒國把慶父送回魯國。慶父自知罪孽深重,回到魯國沒有好下場,便在途中自殺了。 |
已歸道山
山川米聚
聚斂無厭
厭難折沖
沖風冒雨
雨順風調
調兵遣將
將飛翼伏
伏法受誅
誅求無度
度德量力
力不勝任
任勞任怨
怨天尤人
人跡罕至
至當不易
易如破竹
竹籃打水
水光山色
色仁行違
違害就利
利害相關
關門大吉
吉光鳳羽
羽毛豐滿
滿腹疑團
團頭聚面
面縛銜璧
璧坐璣馳
馳高鶩遠
遠見卓識
識時達變
變化不窮
窮大失居
居高臨下
下馬看花
花堆錦簇
簇錦團花
花好月圓
圓鑿方枘
枘圓鑿方
方寸已亂
亂墜天花
花紅柳綠
綠酒紅燈
燈火萬家
家傳戶頌
頌德歌功
功蓋天下
下氣怡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