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痂成癖意思解釋
◎ 嗜痂成癖 shìjiāchéngpǐ
[be addicted to;have an addiction for stamps the like;like to lick sb.'s scabs] 嗜:愛好。痂:瘡口或傷口表面凝結的硬殼。比喻愛好怪誕的事物已成為一種癖好。也說“嗜痂之癖”
語出《南史·劉穆之傳》:“穆之孫邕性嗜食瘡痂,以為味似鰒魚。”
嗜痂成癖國語詞典解釋
形容人愛好特殊的事物已成一種癖好。參見「嗜痂之癖」條。
嗜痂成癖成語故事
嗜痂成癖近義詞反義詞
嗜痂成癖的解釋 |
---|
嗜:愛好;痂:瘡口表面的硬殼。形容怪癖的嗜好 |
嗜痂成癖的例句 |
---|
郭沫若《新陳代謝》:“或說出一番民主的意義出來,那未免近于嗜痂成癖了。” |
嗜痂成癖的拼音 | Shì Jiā Chéng Pǐ | 嗜痂成癖的繁體 | 嗜痂成癖 |
---|
嗜痂成癖的簡拼 | SJCP | 嗜痂成癖的注音 | ㄕˋ ㄐ一ㄚ ㄔㄥˊ ㄆ一ˇ |
---|
嗜痂成癖常用程度 | 一般成語 | 嗜痂成癖的字數 | 四字成語 |
---|
嗜痂成癖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嗜痂成癖的用法 | 嗜痂成癖作賓語、定語;形容怪癖的嗜好。 |
---|
嗜痂成癖的結構 | 主謂式成語 | 嗜痂成癖的年代 | 古代成語 |
---|
嗜痂成癖英語翻譯 | have an uncommonly low taste | 嗜痂成癖俄語翻譯 | струп |
---|
嗜痂成癖的出處 |
---|
《南史·劉穆之傳》:“邕性嗜食瘡痂,以為味似鰒魚。” |
嗜痂成癖的故事 |
---|
傳說古代東莞人劉邕有吃人身上的瘡疤痂的愛好,他覺得吃起來像吃鰒魚一樣的味道。有一次他去拜訪孟靈休。孟靈休先患炙瘡,瘡痂落在床,劉邕拿來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嚇得孟靈休立即勸阻他不要這樣 |
癖龍接味
味如嚼醋
醋海翻波
波波碌碌
碌碌寡合
合不攏嘴
嘴多舌長
長安棋局
局促不安
安安分分
分內之事
事敗垂成
成敗得失
失晨之雞
雞不及鳳
鳳表龍姿
姿意妄為
為德不終
終成泡影
影從云集
集矢之的
的的確確
確固不拔
拔本塞原
原本窮末
末大必折
折本買賣
賣刀買犢
犢牧采薪
薪儲之費
費財勞民
民安國泰
泰阿倒持
持螯把酒
酒病花愁
愁長殢酒
酒池肉林
林林總總
總角之好
好心好意
意氣風發
發憤圖強
強顏歡笑
笑面老虎
虎頭蛇尾
尾大不掉
掉以輕心
心猿意馬
馬到成功
功成名就